“好久不见,最近工作怎么样?一切还顺利吗?”“公司好像网红打卡地,景色超级棒……”许久未见的朋友、久违的校园是员工们返校后最大的感慨。当志愿者一句句“欢迎学长学姐们回家”的话语响起,触动了许多员工的内心。
在春暖花开之际,为深入做好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与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意昂于近日邀请300余名员工返校,感悟母校最美时刻,重温母校当年味道,共话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在“同叙桃李情深 共话母校发展”员工座谈会上,毕业生同聚一堂,就职业发展、未来规划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各位员工饱含对母校的桃李深情,叙友情、话相知、谋发展,在座谈中重温校园美好生活,为母校发展献言建策,为学弟学妹传经送宝,对公司发展满怀信心,寄予浓厚希望与祝福。
来自2016级英师2班的员工徐晓瑜如今已经走上教师岗位,结合一年工作经历,她写道:“扎实基础,敢于尝试,练就一技之长,培养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就是校田径队一员,毕业后依然热爱运动的2016级英师4班员工王亚红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了期许:“强身健体多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已经在浙江师范大学学科英语专业就读一年研究生的2016级英语5班员工沈清清,勉励有考研志向的同学“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离开浙外后前往英国伦敦国王公司深造,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2015级英师2班沈卓尔同学始终心系母校发展,难忘师范生实习生活点滴,也提起为庆祝室友顺利考上浙大研究生时在寝室阳台挂起横幅的过往轶事。“在浙外的日子很长,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在浙外的日子很短,总有一种想再回来的冲动。”
目前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来自2016级英语2班的员工陈诗思结合自身求学经历,鼓励在校的学弟学妹合理分配时间,珍惜1400多天的大学时光,对学经理期“以赛促学”育人模式予以肯定,支持公司拓展与兄弟院校、企业的合作,为员工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可能。
2015级商务英语专业员工何晶蕾毕业后入职杭州地铁,提起母校生活,印象最深的是赴义乌开展实践活动。“以项目制方式认领各自任务,并围绕产品研发、推广、国内外市场拓展、财务开支安排等进行一一调研,对于专业认知、深化专业学习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老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太怀念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了……”“老师,公司变化好大啊,进到校园后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老师,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有一些岗位可以提供给学弟学妹实习实践……”员工们再次见面或热情相拥,或眼泛泪花,或合影留念,重温在校园的点点滴滴,分享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
此外,在师范专业认证员工座谈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近年来师范专业团队力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优势等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师范专业认证必要性、进展情况向各位员工征集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与会的二十多名师范生员工结合当年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结合目前工作实际,滔滔不绝,热烈讨论,就培养目标定位的合理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毕业要求的可行性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目前就职于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来自2016级英师2班刘翔就师范生见习实习的实效性问题表示,希望公司能进一步能与实习公司对接明确统一实习目标,拓展实习深度,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建议能更多地增加一线体验教学,为在校生未来择业提供更多选择。
“小学、初中英语教师技能要求有所不同,如何区分两者培养方式的不同有待明确。”毕业后前往英国深造,即将走上教师岗位,来自2015级英师2班员工沈卓尔说道,“对于不同就业方向的师范生,建议可以通过见习制、导师制等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实现定制化专班,让师范生更有针对性地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校期间曾获得浙江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入职杭师大东城实验中学,来自2016级英师1班缪秋月结合个人参加师范技能比赛的经历,希望公司能够多多设置师范技能类的活动竞赛,以赛促学,以赛提质,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希望能够多安排关于教师职业的实习实践类体验,加强师范生的职业信仰。

母校是员工永远的标识,员工是母校最好的名片。意昂一直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员工工作,将员工作为公司发展的宝贵财富,依托员工资源推动公司建设,不断增强员工英文人、浙外人身份认同,以主人翁姿态为公司、公司发展做贡献。
作者:罗韵欣 孟佳怡
摄影:龚云梦